我們常說,有的設計師是做項目的,而有的設計師是做作品的,柏萬軍顯然屬于后者。
照明工程師說,光是建筑材料;照明設計師說,光是情緒。那么問題來了,那一堆一堆的材料一份一份的情緒,如何讓它們在設計師手中被構(gòu)筑為一艘載滿喜樂的船,讓空間使用者蕩漾其上?
設計師與作家一樣,其實都是用作品說話的人。
從室內(nèi)設計師到燈光設計師,從柏萬軍的作品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一個當下流行的詞——走心。
讓我們看見一個“有心人”從思考設計的手法到項目實施,如何親身實踐“讓光走心”,我們?yōu)樗c贊。
審美具有無差異的普世通式
為何這么說?你試想,我們看一個室內(nèi)空間也好,建筑空間也好,有些建筑我們都會覺得好,這個感受對于受眾是無差異的,不論是讀過博士的還是文盲,不論你有錢沒錢。
這個空間或者這個作品給你的心靈帶來了撫慰或者震撼,而這種心靈上的感受很多時候跟物質(zhì)因素完全無關(guān),跟你作為一個人的本原情感是相關(guān)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標準。
圖:萬神殿,無論受眾是什么背景,走進這個建筑,光與建筑結(jié)合給人帶來的感受幾乎是一致的:莊嚴、精妙、嘆為觀止。
所以說,不要片面認為,設計的屬性就應該是個性化的,不可能服務所有人。如果一個設計抓住了審美無差異的普世通式,就抓住了美的解碼。我們?nèi)裟苷业竭@個點,那么這個設計跟大部分的受眾產(chǎn)生了直接本原的交流,讓觀者的心靈得到一種撫慰得到一種溫暖,這個作品一定是成功的。
我對這個點的理解,就是我對光的理解。
設計光是個理性的游戲
光是什么,是我們曾經(jīng)熱烈討論的話題,有關(guān)責任、有關(guān)愛,愛家庭、愛自然、愛生活,在我認為,燈光設計應該傳達的東西,就是愛、熱情、真誠、感動。
這是我對光的總結(jié)。
這看似感性的字眼,我把它解讀為理性游戲,這里面實質(zhì)為幾個設計思考步驟的構(gòu)成:
遵循秩序、設定情緒、理解人性。
用一個有序的燈光去塑造有序的空間,或者在有序的空間里體現(xiàn)出光的秩序,這是我的一個設計理念。
秩序
說到理性游戲,我第一個想談的話題就是秩序。我在設計領(lǐng)域十幾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一直提倡的是,用一個有序的燈光去塑造有序的空間,或者在有序的空間里體現(xiàn)出光的秩序,首先我給大家看一些便于理解這個話題的圖片,大家看這張圖片:
圖:這些樹葉之間大小各異顏色不一,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詮念伾呐帕蟹矫嬲页鲋刃颍▽蔷€性漸變)。在零亂中它們?nèi)杂幸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是同一個樹種的樹葉。
這張圖片是一朵花,從最初的花蕊到綻放。當我看了這張圖片的時候,我覺得它很能表達我想說的話題,所以我就一直把它放在PPT里。
我們再來看一張,我們熟悉的圖:
圖:有熟悉照明設計工作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是 DIALux 偽色圖,它是用顏色不同來體現(xiàn)照度值的不同。
這其實是我跟朋友合作的一個酒店大堂里光的計算的一個局部,當時我跟室內(nèi)設計師一起討論說,在這樣一個禪意空間的大堂里,我們?nèi)绾稳ブ圃焖^的“空”的禪?其實,找到建筑的特征,遵循秩序的表達,就能把這個空間的感覺表達出來。這空間非常小,我們用有秩序的圖像和山來塑造這個空間的立面、頂面和地面。然后我們用燈光給它做一些對稱式的布局,同時也延伸到這個酒店。
設計中的秩序無處不在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光演繹的空間秩序感:
圖:上面是一些便于理解和探討秩序的燈光表達案例,這不是我本人的案例,我是引用的。
圖:對稱布局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秩序。
圖:剛才那幾張圖片都有很明顯的這種豎線條曲線條這種秩序化的符號,但是這幾張圖片,好像我們猛一看似乎又沒有那種感覺,但是這里面的秩序是什么呢?它已經(jīng)不是一種對稱式布局的東西,但是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個燈光和建筑樓梯的形體,它們之間是韻律化的秩序。它的核心秩序是對稱,右邊這張圖片它的秩序是大家看這個曲線的階梯,再看曲線階梯后面的這個墻面的豎線條,豎線條前面的這個裝置一個金屬做的蓮蓬水池,后面是豎線條的墻面,然后光暈下來,這個光暈和樓梯扶手的光暈它們之間形成一個韻律關(guān)系。
圖:這些圖片都是我在一些項目考察當中隨時發(fā)現(xiàn)自己拍的,這是一個豪華品牌的五星級酒店的大堂,它的室內(nèi)溫度永遠不會低于22度,但是這一組東西本身它會讓我心里特別的溫暖,而且它不是一組,它是很多組,我忘記數(shù)它到底是多少盆了,但這個序列非常喜歡。
圖:咱們經(jīng)常做這個設計初期交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說點線面,到底怎么點怎么線,我覺得這是一個典型案例,尤其是最下邊這張圖片,這是我在景觀建筑里面特別少見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就把它給留下來了,它的很大的曲面表面是發(fā)光面,也許它是一個采光點,也許它只是為了發(fā)光,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最起碼我們在視覺上看起來它給我們很舒適地去接受這個東西的存在。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